不做最佳配角 日立三碟1T对决5款TB盘

  • 来源: 泡泡网 作者: 陈晨   2009-06-26/16:43
  •     对于存储设备而言,硬盘重要的技术主要体现在它的速度、容量、成本以及稳定性上,从1956年IBM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块硬盘到现在,这些重要的技术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其中最明显的应该算是容量的变化了。从TB级硬盘的诞生到现在全球最大的西数2TB。近两年硬盘容量之争与价格之争更是变得白热化。

     

        在06年,希捷、迈拓、西数、日立、三星几大主流硬盘厂商对产品线进行了全面更新,5400RPM低转速硬盘彻底宣告退出市场,而更为成熟的7200RPM高转速硬盘取而代之。之后,硬盘在最为关键的内部传输率以及寻道时间方面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特别是采用8MB缓存设计的部分产品,带给用户更佳的性能体验。

        到了近年,高清电影与最新游戏对硬盘的要求让人们对硬盘容量要求越来越大,各大硬盘厂商都纷纷推出自己大容量硬盘。去年1TB硬盘的到来是硬盘界一大历程碑,正是这样的突破,让消费者开始认识到信息量正在爆发式发展,认识到升级到大容量硬盘必要性。正是1TB硬盘的出现,拉开了各大硬盘厂商在推出更大单碟容量硬盘的导火线。

    #p#副标题#e#

        最近几年间,硬盘单碟容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起初从1TB硬盘的单碟250GB,到三星的单碟334GB,然后是希捷、西数推出的单碟320GB,最后是单碟375GB硬盘,在08年里硬盘容量的变化是之前需要几年才能完成的结果。

        在今年,硬盘市场的价格一直呈现下滑的状态。尤其体现在大容量产品上。希捷1TB直降从近700内已经跌到了600元内,而大容量的1.5TB也已经跌倒了900元以下,虽然西数的1.5TB与2TB分别是今年3月和4月才真正市场到货,但是这这两款产品的降幅却很大,尤其是西数2TB,不过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它已从刚上市的1799元降到1380元,差价达到419元。

        作为最早出产的TB硬盘—日立1TB,在过去几年间,日立产品却并不是十分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究其原因1.性能与西数、希捷相比确有差距。2.价格并不占优势。 

    #p#副标题#e#

        日立在2007年率先推出1TB硬盘,1TB硬盘给我们带来超大容量,可以存储25万首MP3歌曲、358部电影、1000小时视频、333.3万张照片或者500多个游戏。而对于300TB的硬盘,它足够将整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装到你的电脑里,或者是将6133部50GB的蓝光光碟装入你的电脑中。如果你是一个游戏玩家,那么可以将世界上所有的PS/PS2/PS3游戏都装入一块硬盘内,甚至还有剩余空间。如此一来,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硬盘容量不足了,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存储各种数据资料。 

    不做最佳配角 日立三碟1T对决5款TB盘

        日立的这一新硬盘的外形规格是3.5英寸,转速7200rpm,接口为PATA-133或SATA-3Gb,采用了垂直磁记录技术(PMR),不过它并不是4碟设计,而是采用了以前的5碟设计,单碟容量200GB,超过了希捷的7200.10/750GB的188GB单碟容量纪录,记录密度达148Gb/平方英寸。过去从2MB的缓存配置升级到8MB都让人兴奋了差不多一年的情况下,如今日立更加以16MB直接到32MB的缓存升级进入普通民用桌面机用硬盘的领域。

        而在2008年希捷、西数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并且在规格上都要高于日立1TB硬盘,使得日立1TB硬盘地位变得很尴尬,性能不高,价格比其它两家便宜不了多少。

     

    日立1TB

    希捷 750GB

    西数 猛禽150GB

    标称容量

    1000GB

    750GB

    150GB

    可用容量

    931.5 GB

    698.6 GB

    139.73 GB

    接口

    SATA 3Gb/s

    SATA 3Gb/s

    SATA 1.5Gb/s

    转速

    7,200 RPM

    7,200 RPM

    10,000 RPM

    缓存容量

    32 MB

    16 MB

    16 MB

    读寻道时间

    8.5 ms / 14ms

    11 ms

    4.6 ms

    平均延迟

    4.17 ms (nominal)

    4.16 ms (nominal)

    2.99 ms (nominal)

    磁头数

    10

    8

    4

    碟片数

    5

    4

    2

    标准功耗

    Ldie/Lpad

    8.1W / 12.8W

    9.3W / 12.6W

    9.19W / 10.02W

    安静模式

    Ldie/Lpad

    4.3W / 9.9W

    不支持

    不支持

    CQ技术

    Native Command Queuing

    Native Command Queuing

    Native Command Queuing

    质保时间

    3

    5

    5

    2008年各品牌代表1TB产品对比图

        从规格上看,16MB直接到32MB的缓存升级能使硬盘效能得到提高。而5碟设计,很多用户都担心发热量。

    不做最佳配角 日立三碟1T对决5款TB盘
    以上是日立1TB上市时读者对热量的疑问

        现在消费者在买硬盘时会有很多疑问,容量、效能、发热量、静音效果那一项更重要。这些也是衡量一款硬盘好坏的基本要素,显然在规格上日立五碟装1TB硬盘已经被打败。

    #p#副标题#e#

        就TB级硬盘来说,去年主流的单碟容量有三种:单碟200GB、单碟250GB和单碟334GB。日立7K1000 1TB是最早推向市场的产品,采用单碟200GB设计,在碟片数量上则是日立惯用的5碟封装。希捷的酷鱼7200.11和酷鱼ES.2的以及西数的GP系列硬盘则采用了更为成熟的单碟250GB设计,4碟封装。而三星推出的SpinPoint F1与西数Caviar Black系列硬盘单碟容量达到了334GB,碟片数量也只有3碟。单碟容量会给硬盘本身带来一些性能上的优势,这一点我们将在随后的测试中证明。而碟片越多,除了成本上的增加外,噪音、发热和功耗这些指标上都将处于相对的弱势。

        当转速相同的情况下,单碟容量大小对其影响也非常大。可以看出平均速度日立五碟装1TB只比西数绿盘强,相较其他产品都要略逊一筹,而西数绿盘是牺牲了性能,追求低噪音、低功耗与低热量的产品,所以可以说这一环节上,日立没有占到一点优势。

        评判硬盘性能好坏,不能只看传输速度的快慢,寻道时间是硬盘的另外一项关键参数,一般硬盘的规格表里面会注明其寻道时间是多少毫秒,但这个数值无法直接通过软件测试出来,软件测到的结果是平均随机存取时间,要比寻道时间稍微长一点,会受到硬盘主控芯片及固件的影响。在这方面,日立1TB处于中游位置。

        由于西数硬盘寻到时间块的缘故,使得平均速度在不到85MB/s左右的西数Caviar Black系列1TB硬盘总分领先。而日立五碟装1TB的分数则只有4385分,总排名第四。

    #p#副标题#e#

        从上面得测试成绩中可以看出,在日立还处在5碟装的时候,它与西数、希捷TB硬盘的性能差距的确比较明显,而且在价格上差距也并不明显,所以表现在市场上,他的销售量与另外两款产品有着很大的距离。

        而现在日立也推出了三碟装1TB硬盘,与西数属于相同的单碟容量,虽然希捷属于双碟1TB,但其售价却要比日立高出百元以上,而这三款硬盘在性能上的差距已较之前有了明显的缩小。

        下面笔者就会将日立三碟装1TB硬盘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从与西数希捷硬盘的对比测试成绩看看三碟装日立1TB硬盘的性能会有多大的提升。

    #p#副标题#e#

        下面介绍的就是日立公司推出的采用单碟375GB技术的3.5英寸“Deskstar 7k1000.B”系列硬盘中容量最大的硬盘是1TB,由于采用375GB单碟技术,所以该1TB硬盘采用的为三碟片装,硬盘表面记录密度提高到270Gbit/平方英寸,与前代产品相比,空闲状态下功耗降低了43%。

        Deskstar 7k1000.B系列硬盘容量有160GB/250GB/320GB/500GB/640GB/750GB/1TB七种,全部采用SATA 3Gbps接口,硬盘转速是7,200rpm。缓存容量有8MB和16MB两种,空闲时最大噪音为1TB,27dB;500~750GB,24dB;160~320GB,25dB。空闲时功率为1TB,5.2W;500~750GB,4.4W,160~320GB,3.6W。

        Deskstar 7K1000.B 具有可选的批量数据加密 (BDE) 功能,采用经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机构 (NIST) 批准的高级加密标准 (AES),实现最强大的商业数据安全保护。使用密钥在数据写入硬盘时将其扰码,当数据被检索到时,再用密钥解扰。BDE 也加速和简化了硬盘的再布署过程通过删除加密密钥,硬盘内的数据可变成不可读取,从而无需费时抹掉数据。

    #p#副标题#e#

    ● 硬盘测试平台


    CPU-Z CPU与主板规格截图

    硬件系统配置

    处理器

    Intel QX9770 四核心,  3.20GHz

     

    ASUS P35

       

    ASUS EAH4870

    (核心频率750MHz  显存频率3600MHz

     

    2G DDR2 800×2 (5-5-5-15)

       

    三星SpinPoint F1 1TB

    希捷 7200.12 1TB硬盘

    日立1TB(HDT721010SLA360)

    日立1TB(Deskstar 7K1000)

    西部数据 1TB SATA 32MB(绿版)
    西部数据 1TB SATA 32MB(黑版)

      

    七盟 FANLESS  ST-600EAZ 600W

    软件系统配置

      操作系统

    Windows vista Unimate 32Bit SP1

      DirectX

    10.1

        测试中,使用Intel至尊版QX9770,主板采用基于P35芯片组的华硕主板,在测试过程中会与市面上主要1TB硬盘做对比,检测日立三碟1TB硬盘的所带来的真实性能。同时在测试时将会关闭所有的不必要程序,以便测试出准确、公平的测试成绩。

    #p#副标题#e#

        今年的形势已经和去年完全不同了,现在的TB硬盘主流容量已经提升到375GB和500GB了,这次参与评测的硬盘有希捷 7200.12 1TB硬盘、三星SpinPoint F1 1TB、日立1TB(HDT721010SLA360)、日立1TB(Deskstar 7K1000)、西部数据 1TB SATA 32MB(绿版) 、西部数据 1TB SATA 32MB(黑版)。

        HD Tuch测试结果:从平均读取速度上看,此次测试最快的还是单碟容量达到500GB的希捷1TB,而日立三碟装1TB则一跃成为了第二名,读取速度达到了92.1MB/S,将西数三碟黑盘与三星三碟1TB都超过了。

        在平均写入成绩上,日立三碟装1TB也是仅次于希捷双碟1TB,达到86.9MB/S。如此的高速度较过去的五碟装产品有了超过20MB/S的提升,甚至已经超过三星三碟装1TB与西数的黑盘1TB。

    #p#副标题#e#

        寻道时间测试结果是硬盘性能的一项重要参数,其数值越小表明速度越快,也就是性能越好,从测试结果看出,日立三碟1TB在寻道时间上并未有明显提升,与日立五碟装相差仅有0.1,表现最好的为西数四碟装绿盘,时间仅有12.8。

        PCMark Vantage通过模拟用户实际使用电脑的情况进行测试,软件通过自动启动程序、加载一些数据获得实际读写速度,测试项目包括:Windows Defender、《Alan Wake》游戏、图像导入、Windows vista启动、视频编辑、媒体中心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搜索和归类,以及以下程序的启动:Office Word 2007、Adobe Photoshop CS2、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2007。最后将所有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公式算出磁盘项目总分。这一次日立三碟装1TB硬盘成绩比五碟装1TB有了明显的提升,总成绩一跃成为了所有测试硬盘中的第二名。

    #p#副标题#e#

    ● 测试总结

        从成绩上可以明显看出,日立三碟装1TB性能已经较五碟装有了明显提升,在所有TB硬盘中性能也已可算得上佼佼者,总成绩仅比单碟500GB的希捷.12 1TB低了几十分,可谓十分出色。

    ● 最具性价比!日立1TB硬盘

        作为目前最超值的硬盘,日立三碟装1TB硬盘售价仅为499元,其性能我们已经从上面测试中看到,除了寻道时间,读写速度与总成绩都非常出色,总成绩比希捷双碟1TB仅差50分,价格却要比希捷双碟1TB便宜百元以上,相信大家最终都会做出最后的选择。

        不过日立硬盘的传统劣势就是其高发热量与噪音问题,这一点让很多朋友都将日立硬盘选做存储盘而不用做系统盘,不过随着高清电影与最新游戏对硬盘容量提出的更高要求,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硬盘容量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即使用日立1TB硬盘做存储盘也是最超值的,西数2TB售价现在还处于1380元的高价位,而两个日立1TB加起来也不到1000元。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