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上市 希捷双碟1TB硬盘详细测试

  • 来源: 中关村在线 作者: 陈晨   2010-12-30/12:55
  •       希捷7200.12硬盘是2009年初上市的产品,当时希捷正处于难熬的“固件门”事件当中,所以希捷赶紧将单碟500GB硬盘产品推向市场,来化解这段风波。作为首款上市的双碟7200转1TB硬盘产品,其速度在当时也让很多用户刮目相看,毕竟近百兆的读写速度是很难见到的。

    在现在的硬盘市场,西数和日立均推出了双碟1TB,也呈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作为现在保有量最大的希捷7200.12 1TB产品,它的性能如何呢?下面我们就通过测试看看。

    ● 希捷7200.12 1TB硬盘

    真给力 7款容易买的1TB硬盘年度横评
    希捷7200.12 1TB硬盘正面

    真给力 7款容易买的1TB硬盘年度横评
    希捷7200.12 1TB硬盘背面

    希捷7200.12 1TB厚26.1毫米,重640克。要比之前双碟640GB硬盘厚了不少,这样设计可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其它规格与希捷7200.12 500G也相差不大,区别仅在于增加一张盘片和缓存方面提升至32MB。

    真给力 7款容易买的1TB硬盘年度横评
    希捷7200.12 1TB硬盘标签

    希捷这块硬盘隶属于新一代Barracuda 7200.12系列,采用双碟片设计,单碟容量为500GB。产品型号“ST31000528AS”,其中ST代表希捷,3代表是3.5英寸桌面硬盘,1000代表硬盘容量是1000GB,AS代表这块硬盘是SATA接口,固件版本号是CC34,产地为中国无锡。

    真给力 7款容易买的1TB硬盘年度横评
    希捷7200.12 1TB硬盘接口

    希捷7200.12 1TB硬盘采用了主流的PCB反转设计,从外面看不到任何芯片,可以减少因为碰撞而造成损坏的几率。通过拆解可以发现该硬盘的接口部分与PCB板是一体的,采用SATA 3.0Gb/s接口,支持NCQ技术。硬盘接口旁边是跳线部分,通过跳线可以使硬盘运行在SATA 1.5Gb/s规范,兼容早期的主板。

    #p#副标题#e#

    测试系统硬件环境

    测试使用的硬件平台由英特尔Core i7-860、技嘉P55-UD6主板和记忆紫金诚4GB DDR3-1333套装内存构成,操作系统选用32位Windows7旗舰版。

     

    ● 配置说明

    待测硬盘控制部分使用主板芯片组的ICH,型号为Intel ICH9R,配置为AHCI模式以开启NCQ。在PCMark Vantage测试中涉及文件系统性能的部分,对测试硬盘进行50GB分区域+剩余容量单个分区的NTFS文件系统,格式化完毕。

    #p#副标题#e#

    底层测试:HD Tune Pro v4.60

    HD Tune Pro是一款磁盘性能诊断测试工具。它能检测磁盘的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数据访问时间、CPU使用率、健康状态,温度及扫描磁盘表面等。

    希捷双碟1TB评测 配合产品库的
    希捷7200.12 1TB硬盘HD Tune读取测试

    希捷双碟1TB评测 配合产品库的
    希捷7200.12 1TB硬盘HD Tune写入测试

    通过HD Tune测试看出,希捷7200.12双碟1TB硬盘平均读取速度在99.8MB/s,而平均写入速度为91.5MB/s,读写相差近10MB/s。相比刚刚上市的西数1TB蓝盘,成绩稍显偏弱,西数1TB蓝盘写入在97MB/s左右。

    #p#副标题#e#

    底层测试:HD Tach对比

    HD Tach读速度测试不依赖于文件系统,曲线成绩基本相当于硬盘内部传输速率测试。体现的是很理想化的硬盘速度,其外延部分大约是磁盘性能表中buffer to disk项目的反映,而真实应用中,极少有机会达到这样的高度。

    希捷双碟1TB评测 配合产品库的
    希捷7200.12 1TB硬盘HD Tach读取测试

    ● ATTO Disk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优秀且免费的磁盘基准测试软件,支持对稳定性/突发性传输速率进行读写测试,适用于常规硬盘、RAID、USB闪存盘、移动存储卡等产品的读写性能测试。

    希捷双碟1TB评测 配合产品库的
    希捷7200.12 1TB硬盘ATTO测试

    在HD Tach测试中,希捷7200.12 1TB硬盘平均读取速度达到104.4MB/s,突发速度也达到169MB/s,相比西数1TB蓝盘的207MB/s差一些。而ATTO最大读写测试中,两者成绩相仿。

    #p#副标题#e#

    应用性能测试:FastCopy

    FastCopy是个小巧的文件/目录拷贝工具,其功能强大,性能优越,能充分挖掘文件系统和硬盘驱动器的能力,并且支持计数和计时。这里使用两个目录来进行测试:第一个是包含12645个文件总计容量为4900MB的“Drivers”目录;第二个是包含2个文件总计容量为3620.9MB的“HDVideos”目录,分别考察文件硬盘应付大量小文件和大容量文件拷贝的能力。

    希捷双碟1TB评测 配合产品库的
    希捷7200.12 1TB硬盘拷贝视频

    希捷双碟1TB评测 配合产品库的
    希捷7200.12 1TB硬盘拷贝零散文件

    西数WD10EALS 1TB蓝版硬盘不光在底层的速度测试中表现出色,在实际文件拷贝中同样值得称赞,尤其拷贝单个大容量文件,实际传输速度达到115MB/s,已经超过老大哥希捷1TB硬盘不少,确实比较难得。而在拷贝5GB的零散文件时,同样不到1分钟完成,非常节省时间。

    #p#副标题#e#

    PCMark Vantage测试

    本次测试使用的是Futuremark正式发布的“PCMark Vantage”,而且这个新版本是专为Windows Vista 32/64-bit打造,不再支持Windows 2000/XP。

    希捷双碟1TB评测 配合产品库的
    希捷7200.12 1TB硬盘PCMark基准测试

    在PCMark Vantage测试中,希捷双碟1TB硬盘测试项目总分达到4673分。其中PCMark Vantage具体硬盘测试项目包括使用Windows Defender、《Alan Wake》游戏、图像导入、Windows Vista启动、视频编辑、媒体中心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搜索和归类,以及以下程序的启动:Office Word 2007、Adobe Photoshop CS2、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2007等共八个项目。

    ● 全文总结:

    现阶段看来,硬盘厂商通过提升单碟容量的方法使硬盘性能提升的方法是比较可行的,因为盘片磁道密度每英寸的磁道数的提高,进而提高了盘片的磁道数量,在磁道上的扇区数量也得到了提高。所以盘片转动一周,就会有更多的扇区经过磁头而被读出来,这也是相同转速的硬盘单碟容量越大内部数据传输率就越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希捷作为第一款上市的单碟500GB硬盘产品,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百兆的读写速度,不过随着西部数据和日立单碟500GB硬盘产品的问世,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好产品是需要用户和市场的不断考察,我们也希望更多更好的产品问世,来解决硬盘瓶颈的问题。


    测 试 平 台 介 绍
    中央处理器 Intel Core i7-860
    (四核 / 133MHz*22 / 8MB共享L3缓存)
    内存模组 记忆4GB DDR3-1333套装
    (9-9-9-24 / 1.5v / DDR3-1333)
    主板 技嘉GA-P55-UD6
    (IntelP55 Chipset/ BIOS版本号:0112)
    显示卡 华硕 Radeon HD 4670
    (RV770 / 512MB / 核心:750MHz / 显存:2000MHz)
    硬盘 希捷 7200.12 1TB
    (1TB / 7200RPM/ 32M缓存 / 50GB NTFS系统分区)
    电源供应器 海盗船 HX850W
    (ATX12V 2.0 / 850W)
    显示器 三星 P2405
    (24英寸LCD / 1920*1080分辨率)

    测试系统的软件环境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7 32位旗舰版
    (中文版 / 版本号6.1.7600.16385)
    主板芯片组驱动 IntelP55 Chipset fot Windows7 32位
    (WHQL / 版本号 9.1.1.1004)
    显卡驱动 AMD-ATI Catalyst for Windows7 32位
    (WHQL / 版本号 10.9)

    桌面环境

    1920*1080_32bit 60Hz

    测 试 软 件 相 关 介 绍
    应用测试 FastCopy
    (H.Shirouzu / 版本号1.99)
    PCMark Vantage
    (Professional Edition / 版本号1.0.0)
    底层测试 HD Tune
    (EFD Software / 版本号4.60)
    ATTO Benchmark
    ----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